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府信息公开 >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> 公共服务
字体大小:【大】 【中】 【小】
索引号:000014347/2024-02322 | |
发文字号: | 成文时间: |
发文机关: | 主题词: |
标题:进入7月,随着气温不断升高,避暑游成为很多游客的出游首选——康养避暑哪里去 “清凉山西”引客来 | |
主题分类:综合政务 | 发布日期:2024-07-23 |
时间:2024-07-23 来源:
提升改造后的王莽岭景区形成了“山上观光旅游、山下康养度假”新格局。山西经济日报记者 栗美霞 摄
进入7月,随着气温不断升高,不少游客走出城市,走向森林、走进田野,在好山好水好风光中赴一场“清凉山西”之约,惬意享受这天然“大空调”、生态“大氧吧”。
这个夏天,“清凉山西”持续散发着独特魅力,吸引着各地游客来此避暑。
“康养避暑”线路市场需求旺
7月以来,全国多地气温高达40℃。“夏日清凉”“避暑康养”“舒适凉爽”成为我省旅游关键词。
记者走访太原市内各大旅游机构了解到,我省避暑游热度在不断攀升,出游人数、线路价格均呈上升趋势。7月14日,在山西红马国旅平阳路门店,前来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。“早想带孩子去王莽岭看看,这次趁着孩子放暑假,我们全家人这几天就出发。”太原市民叶女士说道。
“随着河北、河南等地高温持续,入晋避暑康养的游客大增。”王莽岭景区品牌运营负责人介绍,“当中原地区气温升至40℃时,山上气温只有25℃左右。景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充沛,正是观瀑避暑的最佳时机。大雨过后,山峰峡谷间奔腾的云海此起彼伏,宛若仙境,游客在避暑休闲的同时,还可以一睹‘云海’的壮美。”
“上个周末,我们全家去了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,‘凉爽’是第一感受。在‘天然氧吧’中体验大自然的气息,尽情享受清凉的奇妙之旅。”太原市民刘先生对记者说。
“太行山大峡谷、王莽岭、通天峡都是很好的去处。”山西太平洋国旅副总经理刘锋说,“山西避暑的地方,性价比较高,游客也玩得舒心。”
“清凉”资源获各地游客热捧
前不久,湖南长沙的陈先生带着父母沿大同境内的长城一号公路自驾游,每到一地,一家人都会选择在民宿休息,尽情享受惬意的假日时光。“夏季来大同旅游太凉爽了,房间里不用开空调,这在南方是不可想象的。”陈先生告诉记者,近段时间由于持续高温,去哪儿避暑成为朋友圈的热门话题,而来山西避暑旅游,是他们一家人最难忘的经历。
凭借盛夏平均温度26℃的“清凉”优势,大同已成为我省避暑热门“打卡地”。
2023年,在湖北举行的中国避暑旅游发展报告发布会上,大同市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“2023避暑旅游优选地”,成为山西唯一被评为“避暑旅游优选地”的城市。此前,大同市已连续五年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GN国际合作委员会、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机构联合评为“中国避暑旅游城市”。
据了解,自“清凉夏都”大同市全域旅游惠民直通车开通后,解决了游客到达景区“最后一公里”的问题,大同将10个县(区)、42个景点景区串珠成链,推出清凉避暑经典游、清凉一夏山水游、忘忧田园地质游、烽火狼烟长城游四大主题精品线路,吸引着省内外游客体验。
记者了解到,以山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今年成为新兴避暑胜地,“清凉”资源受到全国各地游客的热捧。
进入夏季以来,清凉避暑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显著上升。比如,拥有山水太行之精华的长治市,被誉为“夏季的无扇之城”,非常适宜消夏避暑。其中,太行山大峡谷、通天峡、太行红山等壮美山川,浊漳河、沁河等柔美流水,是八百里太行的最美地段,吸引着各地游客来此休闲度假、避暑旅游,感受夏日清凉。
高温催热夜经济和乡村避暑游
高温让山清水秀、静谧清幽的乡村成为很多游客偏爱的出游选择。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,不少市民带着全家一起“躲进”深山避暑,也带动了乡村度假酒店和民宿的发展。坐落于乡宁县的云丘山康家坪民宿,保留了原生态的自然景致,每年夏季都会迎来大批避暑游客。
“进入暑期以来,民宿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亲子游客群,每到周末更是一房难求。”康家坪民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。
在山西,康养民宿迎来众多客流的同时,各地景区的露营活动吸引着不少游客光顾。在左云县管家堡乡,依托当地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带,打造出“长城小镇”露营基地,配套吃住行游购娱全套旅游元素,还建成了真人CS、越野车体验、跑马体验等娱乐项目。节假日旅游高峰,该露营基地每天客流量达3000人次。
炎炎夏日,不少景区为了激活暑期旅游市场,推出丰富多彩的夜游主题活动。在太原方特,精彩纷呈的舞台演出、精心设计的神州塔灯光秀以及电音派对,为游客带来了难忘的视听盛宴。
亲近自然,与草木对话;枕卧星空,与日月相见;视听盛宴,享夏日欢乐……我省各地丰富的旅游体验项目,让客流变“客留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晋城、大同等市的多家景区针对夏季推出的电音烟花节、山村避暑游、亲子研学游等众多活动,让游客在体验户外文化的同时,也能饱览秀色风光、细品乡村美食、感受“清凉山西”。(栗美霞)